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六安文史

淠免杭工程决策前后的回忆

日期:2015-03-06    作者:网站管理员    来源:系统    阅读次数:     字体:[] [] []    保护视力色:       

    40年弹指一挥间,回首往事,仿佛就在昨天,尤值回顾的是淠史杭工程。淠史杭是把淠河、史河、杭埠河3河沟通,横贯皖中,纵横皖西,以灌溉为主,防洪人、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一项宏伟工程。灌区总干渠和干渠总长1000多公里;土石方总量6亿多立方米;渠道分布在崎岖的丘陵地带,5次穿越江淮分水岭;灌区覆盖13个县、市,总面积有14107平方公里;灌溉面积1100万亩。
    1958年8月19日,我在六安县横排头为淠史杭开工典礼剪彩,地委第二书记、专员赵子厚同志挥锹破土,从此拉开了淠史杭工程建设的序幕。
    我从1956年调任中共六安地委第一书记,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整整10年,正好是淠史杭的兴建时期。我主持了这一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和所有重大问题决策的领导工作。当年六安地委在生产力低下、财力薄弱的情况下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勇气和决心兴建新中国最大的灌区,也是全世界屈指可数的几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的淠史杭,就在于有党中央、毛主席大力农业的号召,就在于皖西人民有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迫切要求发展生产力、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摆脱贫困和发送生活水平的强烈愿望。因此,地委结合六安区情,抓住了当时历史机遇,因势利导作出了正确决策。
    建国初期,党中央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在制定“一五“计划时,开始注重农业。1956年4月25日,毛主席《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现在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慢些,至少基础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账是划不来的;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巩固。”1957年1月27日,毛主席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指出:“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大计。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1957年6月19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再一次重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如果我们的农业能够有更大的发展,使轻工业相应地有更多的发展,这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会有好处。”可见从1956年到1957年,党中央把农业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自此在全国掀起了大办农业的高潮。六安地委的一班人也清醒地认识到,要发展六安的经济,要发送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首先就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大办农业的精神。如何贯彻中央大办农业的精神,如何把毛泽东同志以农业为基础的理论与六安区情具体相结合,我们认为必须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说必须从六安这个农业大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当时六安专区下辖8个县,总面积17000多平方公里,由山地、丘陵、平原三大部分构成。1958年的总人口近600万,农业人口占90%以上,1957年的农业总产值6838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0.2%,这就是说,六安是个农业大区。当时六安专区有耕地面积1200万亩,占全省的15%,主要颁布在丘陵地带。粮食产量占全省的20%,商品粮占全省的20%。1958年,六安专区的猪、蛋、禽产量均列全国第一,粮食产量在全省名列前茅,但亩单产仅为200多斤,农业发展潜力非常巨大。由于当时六安专区农业生产的基础和水利设施相当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严重制约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最大的威胁是水旱灾害,尤以旱灾为重。建国前的500年间,全专区平均二三年就有一次水旱灾害;建国后的8年后,5年有灾。皖西旱涝仍是由地形地貌决定的,境内岗峦起伏,水资源为自然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丰水年份洼地洪涝成灾,枯水年份干旱成片,特别是秋旱比较严重。水利设施只有一个古老的安丰塘,但由于来水量小,灌溉面积很少。
    面对这样的区情,我们明确指出,地委的中心工作就是以农业生产为中心,而要保持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摆脱靠天收的被动局面,必须解决水利问题。兴修水利,是战胜水旱灾害,促使农业生产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
    1958年,皖西又一次遭受百年未遇的大旱。从4月份起,连续70天无透雨,塘坝干涸,全区成灾527.76万亩,其中有152万亩尚未下种,受旱作物部分干枯。旱情似火,地委发出紧急号召,发动200万人投入抗旱。六安县组织5000民工,在城西下龙爪淠河筑坝,分4级提水,把水引到望城岗一带,我跟六安县区书记朱明章都在现场指挥。现在看来,用那样一种办法抗旱,实在是极其原始的灌溉方式。但当时也只能用那种方式缓解旱灾减少的损失。
    1958年的大旱使地委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怎样从根本上战胜旱灾,这已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严峻课题。事实已告诉我们,小打小闹、修修补补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必须兴建规模水利工程。大别山四大水库相继建成。这四大水库都在六安专区境内,水库发电后白白流掉的尾水为我们兴建规模水利工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面对区情、面对皖西人民的强烈愿望,经过反复的讨论、研究,地委领导班子对此逐步形成了共识。这样,兴建规模水利工程就提到地委的重要议事日程。
    1958年5月30日,地委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开发史淠灌区的机构和人员配备,决定由地委第二书记、专署专员赵子厚、地委农工部长魏胜德、专署副专员郑象生3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拟定开发展方案,向地委汇报。6月29日,地委又专门召集各县委书记、水利局长开会,讨论淠史杭灌区规划。7月15日,地委召开常委会议,听取了郑象生同志关于淠史杭灌区规划的汇报。会议决定:成立指挥部,同时成立工程党委会。
    在此之前,淮委曾提出利用佛子岭水库的尾水,开发淠右灌区,并且编制出了初步方案。由于该方案仅仅考虑了局部情况,并且灌溉面积有限,省委和省委书记曾希圣同志否定了这个方案。曾希圣同志从安徽的大局出发,设想在佛子岭和响洪甸两大水库下游,东西淠河交汇处的两河口再建一座水库,然后把水引到皖东。曾希圣同志的设想是有远见卓识的,也是非常有魄力的,但是若按这一设想实施,那么现在的霍山城就完全成为水乡泽国,粮食主产区全部淹没,移民数万人,付出的代价太大。但曾希圣同志的设想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和鼓舞。在广泛征求水利技术人员的意见后,地委经过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就是在舒城县龙河口、霍山县白莲崖再建两座水库,将史河、淠河、杭埠河沟通,不仅将杭埠河的水北调,增加淠河总干渠水的流量输向皖东;南引庐江解决庐江的农田灌溉,而且还可以消除杭埠河沿岸的洪涝灾害。这个新方案既考虑到全省的大局情况,又符合省委和曾希圣同志的设想思路,我们认为这个方案比较切实可行。我和赵子厚同志一道专程赴合肥向省委汇报。曾希圣同志听取我们汇报以后,能调多少水到皖中、皖东,能不能保证合肥地区的供水?我们作了肯定的回答。这个新方案,完全可以把水调到皖中、皖东,水量不少于两河口水库,合肥地区的供水也能保证。曾希圣同志经过对两种方案的比较,对我们的方案比较满意,不再坚持搞两河口水库,并且赞同和支持我们提出的方案。最后,指示我们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专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这个方案进行论证。就这样,淠史杭在省委、曾希圣同志的工程日程上基本上是“立项”了。
    得到省委和曾希圣同志的认可和支持,我们的信心更足了,胆子更大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怎么干,如何干了。
    对兴建一个纵横数百里的大灌区,淠史杭工程的上马,一开始,地、县有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疑虑,担心事与愿违,劳民伤财。我们认为兴建这样一个巨大的工程,任务确实产艰巨的,困难也是很大的,有不同的看法是不足为奇的,也是正常的。我们通过个别交谈,利用大会和小会的形式,讲明情况摆清道理,逐步统一了认识,为后来工程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了落实地委兴建淠史杭的重大决策,首先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地委从地直机构抽调县以上干部数10名,其中有3名常委,由地委第二书记、专署专员赵子厚同志挂帅任工程指挥部指挥和党委书记;地委副书记江声同志任党委副书记,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农工部长魏胜德同志任党委专职副书记。党委会经中共安徽省委1958年9月4日批准正式成立,由赵子厚、江声、魏胜德、刘纯、郑象生、何运礼、武崇祥、李德先、邹立汉、单鹏展、顾风成、徐永让等12人组成,还任命郑象生同志和军分区司令员何运礼同志为工程副指挥。1959年8月14日经中共安徽省委同志增补赵得、高冀生、李屏、李同柱等5人为史淠杭沟通综合利用工程党委委员,免去单鹏展、顾风成、徐永让委员职务,赵得任史淠杭工程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高冀生任副指挥,以增强综合协调能力和组织民兵参加施工。工程指挥部专门设立了政治部,负责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地委还为各县专门配备了水利书记,各县抽调干部,成立了专门领导班子,负责各县的工程建设。地委在当年年底的县委书记会议上作出决定,从全区各公社抽调三分之一干部到工地,一边指挥、一边劳动。
从1958年开始,淠史杭工程的施工一直被列为地委的中心工作之一,并要求地直各部门要为这一中心工作服务。共青团、专区妇联、军分区为此专门作出了具体部署。地委领导下乡,常去工地,淠史杭的许多重点工程,我都去过。地、县领导经常参加重点工程的义务劳动,淠史杭工程把领导与群众融为一体了。
    充分屐人民群众和依靠人民群众,是地委决策兴建淠史杭工程的基本指导思想。皖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兴建淠史杭工程的力量所在;皖西人民牺牲自我、造福后代的奉献精神是兴建淠史杭工程的源泉所在。
    为了保证淠史杭工程按质按期进行,各级党委都为此专门召开动员会进行布置。共青团、妇联等专门组织青年突击队、妇女突击队。各县各公社在劳力的调配上,优先保证工地。大施工期间,一般每天50天民工上工,最高时达到80万人,其中就有10万妇女战斗在工地上。每年的冬修春耕之际,正值午季作物管理时节,我们把工地视为前方,农村作为后方,形成了后方支援前方,前方体谅后方的大协作局面。涌现出许许多多如劈山英雄刘美三、妇女连长许芳华、农民技术员顾孝慈等模范先进人物。第1期工程完成后,大部分民工复员回乡参加春耕大生产,仍然保留5万民工在工地,坚持重点工程的施工。为了争取淠河干渠在1959年夏季通水,施工的关键时刻,地委在全专区动员14万机关干部、工人和城镇居民,突击开挖分干渠以上的渠道。
    可以想象,在那样一个技术落后、物质匮乏年代,兴建淠史杭这样一个宏伟工程,我们确实在财力、物力上遇到极大的困难。如果不是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如果没有皖西人民忘我的奉献,要兴建淠史杭工程是不可能的。几十万民工自带着口粮、蔬菜,用手推车、拉车、木船、竹筏载着各种特质和器材,从陆路、从水上、从四面八方汇聚处个工地,就像当年支援大军过江、解放全中国的阵势,这种情景多少年来只要一想起就震撼和激荡着我的心。
    相信和依靠专业技术人员,坚持科学施工是我们兴建淠史杭工程的重要指导思想。虽然在当时缺乏现代化施工机械的情况下,工程施工基本上打的是人海战术,但是我们始终坚持科学施工,并十分注重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如确定吴琳、黄昌栋为工程技术总负责人。那时,虽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提出“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我们的头脑却很清醒,不讲科学,不依靠技术人员,淠史杭是干不成的,施工质量也是不能保证的。当时我们仅有的一些专业技术人员,来自淮委撤销后原淮南组的一批人员。为了解决工程技术人员紧迫的矛盾,我们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并且高潮“网罗”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另一方面,从各县基层选拔了数千名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优秀青年,经过短期培训,边学边干,边干边学,这样在工程建设中造就了一支农民专业技术队伍。这样基本解决了工程技术人员紧缺的矛盾。在整个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要讲科学技术,不能蛮干,要巧干。在这个口号指导下,指挥部发动技术人员和民工大搞技术革新和工具改革,创造出许多先进技术,使得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和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比如,横排头渠首工程是建筑在沙滩上的,施工时没有采用常规方法挖地基,而是采取爆破震动法,把沙石震实,这样就节省了大量财力、物力;龙河口水库采用粘土心墙沙壳块石护砌大坝。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在当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而且解决了钢筋水泥不足的矛盾。经过40年的风风雨雨,横排头渠首工程、龙河口水库大坝依然巍然屹立。
    1958年,是快马加鞭、激励奋进的一年,其中的许多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吸取,但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应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1958年的皖西,当年兴建淠史杭,皖西人民艰苦奋斗、忘我牺牲的奉献精度,在今天也还是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淠史杭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幸福工程。自从有了淠史杭,皖西乃至江淮丘陵地区的粮食生产才保持了稳产、高产、持续丰产。如果没有淠史杭,恐怕那里的人民至今还得在与旱灾的抗争中挣扎着。正是由于淠史杭的开发建设,皖西人民才从此开始改变了自己贫困的命运。作为一名党和人民的干部,如果我们的努力确确实实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是在为群众办好事,并且得到群众的赞许和拥护。那么,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就会少一点遗憾和自责,多一点快慰和自信。
     我在六安工作生活了20多年,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我一直把她作为我的第二故乡,我深深地爱着那片土地和祖祖辈辈生长在那片土地上的人民。提及六安,我就会想起淠史杭,想起皖西人民在1958年开发淠史杭的那场伟大壮举。我相信,1958年,在皖西的历史上,将是永不磨灭的一页,并且永远被后人所记住;因为,那一年奠定了淠史杭这块历史丰碑的基石。
(1998年11月)
(杜 维 佑    作者系六安地委书记、省人大副主任)